省级实验示范中心

机能学教研室、实验室

来源: 日期:2022-10-17点击:

、实验室机能学教研室


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,1997,我校贯彻国家教委“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”的精神,以突出主干课,减少必修课,丰富选修课,加强实验课作为改革原则,将《生理学》、《病理生理学》和《药理学》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,设置为独立综合实验学科——《机能学》,并1998年组建动物学实验室,2005年更名为机能学教研室。

机能学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、教辅人员4人,其中高级职称5人,博士5人,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、素质优良、爱岗敬业、锐意进取的团队,2010年被评为“省级教学团队”,2019年被评为“牡丹江医学院教改先进团队”。

近年来,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,机能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现建有动物机能实验室6间,人体机能学实验室2间,虚拟仿真实验室1间,实验准备室4间,大学生创新实验室2间,总面积约700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达900余万元。目前,教研室承担着临床、麻醉、护理、影像、药学等13个专业的《医学机能学》、《麻醉机能学》和机能学慕课等课程的教学任务,年完成教学时数4000余学时。除本科教学工作外,教研室还承担生理学研究生培养工作,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,在读研究生6人。


《医学机能学》是在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和优化基础上,融入实验动物学、麻醉学、外科学知识,为临床与基础之间重要的桥梁课程。在教学实践中,机能团队的教师们积极致力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,不断探索与实际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项目2016年,教研室自录《医学机能学基本技能操作》系列教学视频,入选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建设课程;2018年,教研室在课程内容逐步上设置“以系统为中心”的实验模块,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思维模式;2019年,在学校支持下,教研室录制了《医学机能学》线上课程,通过智慧树平台面向全国开放,同年《医学机能学》评为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;2021年本教研室主编的《医学机能学》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。


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,教师们还积极参加科研工作,近5年主持各级科研项目项10余项, 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3项,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成果奖3项,发表学术论文共计约50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SCI收录论文14篇,最高影响因子11.075,北大核心期刊19篇。


栉风沐雨砥砺行,团结合作谱芳华。二十余年来,机能全体教师秉承“立德立行、唯实唯新”的校训,坚持“人本、厚德、尚能、强技”的办学理念,以提高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己任,为全面提升机能学的教学水平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贡献力量。